社團法人台灣樂作創益協會
喜憨兒!身障樂兒!慢飛天使!差別是什麼

喜憨兒!身障樂兒!慢飛天使!差別是什麼

Jun 06. 2022

 

心智障礙者走過黑暗時代的正名

 

一個故事的開始,總是會有個脈絡,大約在30-40年前,社會大眾對於「心智障礙者」(智力發展障礙),是非常陌生的,因為不認識與不理解,通常容易用負面的字眼來形容這個族,像是白癡、智障、低能等不好聽的名稱,而照顧他們的單位,更早還稱為「殘障教養院」,當時根本沒有區分任何障別,只要是殘障(過去的舊名稱),就通通住進去照顧,真的是個黑暗的時代啊。

而隨著社會逐漸進步,在1995年台灣第一個由心智障礙者家屬成立的基金會,當時在命名的時候,為了打破他們的長期的汙名化,最後以台灣俚語「天公疼憨兒」疼惜憨兒來命名,又因「喜」與「惜」的諧音,而「憨兒」也是父母對寶貝的稱呼,因此就命名為「喜憨兒基金會」,污名化的時代也終於走過了。

 

 

所有的名稱都是代表「心智障礙者」

 

當喜憨兒就成為第一個「心智障礙者」的別稱後,而隨著更多的公益團體加入,各單位的專業與服務特色都有一些差異,也希望讓彼此有一點區隔,因此就產生了其他名稱,像是憨兒、樂兒、身障樂兒、慢飛天使,折翼天使、小天使,身障寶寶、歡喜兒等。

不然,每次都有民眾跟我說,「啊~我知道你們啦,你們就喜憨兒在做麵包,這裡有賣嗎?」,我只能不好意思的說,那是喜憨兒基金會啦,我們這裡叫身障樂兒,主要是做代工作業及多元課程。

 

 

心智障礙者包含的很廣,不只有唐寶寶

 

在接待民眾參訪的時候,很常聽到一個問題,哇!他們都長得好帥,根本看起來不像樂兒啊!民眾會有這個認知,是因為許多公益團體做宣傳的時候,很常找唐寶寶(唐氏症)出來拍照,而他們的臉部特徵又非常明顯,臉上總掛著一個甜甜的微笑,久而久之,大家就誤以為,這就是全體心智障礙者的外型特徵。

而其實心智障礙者除了唐氏症外,還包含智能障礙、自閉症、腦性麻痺、多重障礙、情緒行為障礙等,而其他的障別,並不會有明顯的臉部特徵喔。

 

◎文/正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