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在之前的文章中,有跟大家介紹過志工與義工的差別,忘記的朋友可以在回去看一下,雖然說兩個名詞與定義都不太一樣,但是,多數人還是以"志工”兩個字在做為統稱,更簡單的說,就是無償的提供服務,就會被外界稱為志工服務,但是,跟大家分享一下,真是是無償嗎?以下跟大家分享,志工服務現場,你可能不知道的二件事。
第一件事,是志工?還是大齡學童的臨時安親班
「你好!請問是OO單位嗎,是這樣的,我的兒子剛升國二目前正在服務學習的單位,你們有沒有一些簡單的工作,然後不用曬太陽,也不會太累的工作給他,我們只要半天就好。」
接電話的女同事,深呼吸了一口氣,轉身看著我,我對他比了一個大大的叉叉手勢,然後她轉身回覆電話,「媽媽你好,真的很不好意思,我目前沒有適合的工作耶,真的很不好意思,還是你可以問別的單位看看。」
自從「服務學習時數」成為高中免試入學的條件之一時,每次到了寒暑假,就會有許多熱心的家長打電話來問,甚至有些還是單位的捐款人,一開始,我們也很認真的處理這些"國中生志工",也希望他們能夠實際給單位一些幫助,但慢慢的發現,我們默默成為了安親班。
多數的學生,因為被父母逼來做志工,所以只要旁邊沒有人在,就開始聊天、睡覺甚至起打鬧玩耍,除了要確認他們的工作品質外,還要派人過去管制序,甚至還是張羅他們用餐,有時候父母還會打電話來關切,都快分不清,我們是被服務單位,還是安親班。
後來我們想通一個道理,只要是父母打電話來問的,一律就先拒絕,以避免單位淪落為大型安親班。
第二件事,分不清?是幫你還是幫我的服務SHOW場
「你好!我們是OOO關懷協會,我們想過去辦一場志工關懷活動,我們有準備一些表演,不用任何的費用,只是單純想散播歡樂給一些院童。」接到電話都這一刻,我心裡想著,哇!這種類型的活動,不是大好就是大壞,但第六感總覺得這場活動不太妙……
果然,這是一場惡夢的開始,美其名是一場志工關懷活動,其實上是OOO關懷協會的成果發表會。當天我們單位除了要準備音響及排椅子外,還要擔任主持人的工作,承辦窗口請我一定要說,非常感謝OOO會長的支持與協助,才能促出這場活動,然後一定要安排院長來頒發感謝狀,活動才能正式開始。
然後,一場長達2個多小時的音樂表演,就正式開始了,我看著叔叔阿姨們開心的表演各種樂器,偶爾還跳個交際舞,並且拚了命的擺POSE拍照,而表演水準參差不齊,還有幾位是五音不全的表演,過程中一直在考驗身心障礙與單位的工作人員的耐心。
而我要一邊主持,一邊確認聲音的大小聲,而團體的成員來來去去,一下要開門迎接,一下要送他們離開,最重要的是,還要保持專業的微笑,以免被投訴說我們態度差,到後來,差點以為這裡"場地出租"的單位。
最後總結,回歸志工服務的本質,是希望能夠協助到身心障礙者,但時常遇到想來服務的單位,只想把"自認最好的部份"給出去,而沒有想,到底單位需不需要,而社福單位因為怕得罪人,甚至也會期望,活動成員中會不會藏有潛在的捐款人,因此也只能被動的配合,反而讓應該成為主角的身心障礙者,變成公益SHOW的配角,就失去的志工服務的本質。
◎文/正評